日前,龍城區委、區政府按照省、市委總體部署和要求,對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做出了周密安排,明確了龍城區鄉村振興的五大重點任務,為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鄉村特色優勢資源為依托,實施
產業振興行動。堅持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小鎮以及鄉村旅游等形式推進產業振興。重點推進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依托天贏生物金針菇、黑木耳工廠化生產,打造食用菌生產產業園區;依托鄉村特色產業,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建設以聯合鎮為中心的食用菌產業園區;繼續強力推進召都巴鎮蔬菜制種產業園,打造“遼西蔬菜育種第一鎮”品牌;建設以大平房鎮中草藥、生姜種植、鄉村旅游示范園;提升邊杖子鎮林下經濟特色種植和花楸種植產業基地示范效應,做好產業項目深加工;抓實七道泉子鎮花卉、櫻桃采摘帶狀基地建設,培育假日旅游休閑采摘目的地。
以宜居樂業為切入點,實施生態振
興行動。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服務質量,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統一。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村級公路、供水、環保、電網、物流、信息、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啟動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項目,以西大營子鎮高速口為起始點,沿西半線和101線為主軸,區域內京沈線(國道101線)、西半線、朱饅線連成閉環,全長59.75公里輻射3鎮1街25個行政村。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實施文化振興行動。不斷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在全區明顯位置張貼鄉村振興標語,用好村級文化活動室,實現鎮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持續穩步開展鄉風文明引領提升行動,厚植鄉村精神文明底蘊,助推鄉村振興。
以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鎮村建設為出發點,實施人才振興行動。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鼓勵和引導各方面人才向基層流動,建立下沉鎮村助推鄉村振興人才服務機制。建立“政府、大中專院校、社會力量”培育模式,圍繞“五個一工程”布局一批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培育家庭農場經營者。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完善就業信息平臺,實現就業需求和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就近就業工作,調整優化公益性崗位,確保有就業能力和意愿的已脫貧人口100%實現穩定就業。搭建用工信息平臺;加強勞務管理工作;緊緊圍繞各鎮產業特色,開展各類實用性強的培訓;重點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設置崗位,統籌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
以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實施組織振興行動。強化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堅持和完善向鎮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推進村委會規范化建設和村務公開“陽光工程”,開展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深入實施“五富”工程建設。即組織領富、黨員帶富、干部幫富、生態促富、產業致富。(來源:朝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