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國綜合性最強、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綜合實力和市民素質,在“十四五”開局起步關鍵之年,市委市政府做出了用三年時間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決策部署,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鋒號。
部署有高度
我市成立了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的創城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部門成立創城機構或專班,各縣(市)區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堅持城鄉一體、市縣同創、部門聯創。我市制定了《朝陽市2021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方案》,重點實施基礎設施提升、環境衛生治理、交通秩序治理、占道經營治理、“小廣告”治理、共享車輛治理、“兩燒”問題治理、市場商場環境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公益廣告宣傳提升十項行動。將創建目標列入“十四五”規劃,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細化任務分解,印發《朝陽市創城實地考察點位建設責任清單》,確定39類實地考察點位,明確具體建設標準,細化實地任務、壓實實地責任,確保對標達標。
實施有力度
我市建立了“八大機制”,扎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建立組織保障機制,市創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四組五個專班,從市直重點責任部門抽調22人充實創城辦力量,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建立學習培訓機制,提升工作人員能力水平。建立四級包保推進機制,組織83家市直部門單位和文明單位對城區78個社區進行包保,組織30支社會志愿服務團隊對32個社區進行包保,提升社區創建水平。建立多方測評機制,開展兩區互評,委托第三方專業測評機構,實現實地點位類型全覆蓋。建立督查督辦機制,網格化、常態化、精確化督查巡查,及時反饋問題至責任單位,限期整改落實。建立監督曝光機制,表揚好經驗好做法,曝光存在的問題。建立通報約談機制,對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創建工作進展緩慢的8家單位責任人進行約談并限期整改。建立考評問責機制,把創建工作納入全市重點工作督查和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選表彰重要依據。
我市還實施了文明示范樣板工程,打造示范街路、示范社區、示范小區、示范學校、示范公園等示范樣板點位23個,作為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創建樣板,通過立標打樣,以點帶面,帶動全市文明創建點位建設上水平上臺階。
成效有廣度
通過實施“十項行動”,創城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條、背街小巷25條,18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部開工建設,4054戶棚戶區改造如期推進。城區改造供暖管網56公里,栽植樹木700余株,新建公園2座,新增綠化養護面積56萬平方米,維修破損黑色路面2.42萬平方米,調整安裝邊石1.28萬米,維修檢查井432座、路燈9200基桿。對春華農貿市場進行整體智慧升級改造,協調推進城南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規范管理周邊市容秩序和便民市場。
環境衛生狀況進一步改觀。拆除違建1500余處、面積6.7萬平方米,拆除破損、不規范亭棚63個,拆除墻體廣告牌匾10835平方米,清除影響市容的燈箱、條幅2100余處,查處違規渣土運輸車輛71臺次,清理城區內建筑垃圾5300余立方米。以“六街六路”為重點,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解決臨街“臟亂差”問題。對全市1414萬平方米主次干道實行全覆蓋、全天候循環保潔。新建、改造垃圾轉運站19座,新建公共衛生間6座,改造公共衛生間8座。更換投放新垃圾箱7000個。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垃圾衛生填埋及無害化處理率100%。強化凌河景區建管,清除人工湖內垃圾和水草出水量約8000余噸,地上生活和綠化垃圾650立方米。全市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累計解決問題8000余個,清理河湖垃圾144萬立方米,打擊非法采砂149起,整治非法取水立案20件。
交通秩序進一步規范。查處各類交通違法63.64萬起,清理亂停亂放車輛13.41萬余臺次,完成電動車上牌153614臺,新建路口交通信號燈30個,增加路邊停車泊位8900個,道路標線施劃4500平方米。以朝陽大街、新華路、北大街等主要街路為重點進行停車秩序整治,清理亂停亂放機動車1534臺次、“僵尸車”30余臺次,發放規范停車提示單5000余份,清理私設地鎖189個。努力解決停車難問題,新增施劃免費停車泊位8900余個、非機動車停放區域60余處。綜合治理中心市場非機動車占壓黑色路面、三輪車占道載客現象,處罰違規停放非機動車400余臺次。治理出租車拒載等不文明行為,查處違法違規車輛100余臺次,批評教育駕駛員300余人次。
占道經營現象進一步改善。綜合治理27條街、41條路,清理占道加工和占道經營3250多次、店外擺放2680處、店外堆放雜物918處。規范設置西瓜、秋菜秋果、早餐、夜經濟等便民攤點1500余個。
“三小”現象治理進一步遏制。開展小廣告小張貼小噴涂專項治理行動,共收集5416處違規廣告信息,向公安機關移交涉嫌違法類小廣告用戶110人次,移送電信部門停機處理18人次,行政處罰30人,說服教育140余人次自行清理。粉刷138條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清理亂涂亂畫5980余處、約45200余平方米,清理小張貼小廣告71320余張。
共享車輛管理進一步加強。對超額投放、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進行扣押,累計扣押違規共享單車13086臺次。
“兩燒”現象進一步好轉。取締露天燒烤,扣押烤箱、烤爐46個,拆除磚砌露天養炭爐24個,封堵私挖地溝30處。對城區內產生油煙污染的飲食服務業進行全面排查,分類別、分層次規范管理油煙排放,共下達整改通知單132份,責令清洗油煙凈化設備52戶。建立夜市經營準入制度,整改油煙凈化不達標攤位80余個,不符合要求的攤位堅決取締。先后5次聯合兩區街道(社區)對祭祀日夜間燒紙行為進行管控,教育和勸離4500余起燒紙行為。
市場商場環境進一步優化。推動市區大型商場超市規范設施建設,對城區14處便民市場采取拉網式集中清理,清理市場內垃圾500余立方米,拆除不規范牌匾200余塊,施劃市場標線10000延長米,設置精神文明宣傳牌300余塊,印發宣傳廣告5000余份,設置分類垃圾箱19組、公平秤19個、意見箱19個,督促經營業戶辦理攤位證、健康證1000余戶。
市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開展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組織機關志愿者在城區41個交通崗路口勸導行人不文明行為,使市民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宣傳氛圍進一步濃厚。在媒體開設專欄刊發稿件和公益廣告,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創城工作宣傳,積極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